破浪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燕赵新青年·正青春|悠悠寸草心,温暖“银发一族”

时间:

悠悠寸草心,温暖“银发一族”

——我省开展“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志愿服务观察

理想中的老去,应该是什么样?快乐、优雅、有尊严,是很多人的答案。

当一些老人未能如愿,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接受照护、对抗孤独时,志愿者走到他们身边。

2019年,团省委发起“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志愿服务,重点围绕高龄、残疾、空巢等老年人群体需要,组织志愿者开展日常照料、医疗保健、科普宣教、文化演出等9类志愿服务,从身边事出发,温暖老人心。

如今在河北,参与这项行动的志愿者,已经超过280万人次。

5月10日,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志愿者走进邢台冶金医院病房,看望老人胡凤英。 河北日报记者 孙青摄

以青助老

成就双向“治愈”

每月第一个星期六,是全省“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集中服务日,各地志愿者如约而动。

5月10日10时,杨雅竹、张今颖一走进病房,84岁的胡凤英抬起手,招呼她们到身边坐。“周三你们怎么没来呀?”胡凤英笑着,轻轻地问。

“那天下大雨没能出来。奶奶,这两天感觉怎么样?”杨雅竹坐在床边,和胡凤英拉起家常。

当天,20名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学生来到邢台冶金医院,与病房区的失能老人“二对一”结对,陪着他们聊天。

3年前,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联合邢台冶金医院,围绕医院失能老人实际需求,打造“青春敬老·暖心零距离”关爱失能老人志愿服务项目。每周三下午,没课的学生就会来到这里,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爱老敬老志愿服务。

10时20分,志愿者齐博帅正坐在70岁的靳学玲身边,与她合唱《红灯记》选段。

站在病房门口,邢台冶金医院副院长马建平告诉记者,老人们躺在床上,有时不想说话,透过窗子看天空,一看就是一天,志愿者过来听他们讲过去的故事,一起画画、唱歌,是很大的精神慰藉。“一到周三,要是没见着学生们,他们都会关切地询问原因。”马建平说。

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集中服务日里,各地团组织创新活动形式,丰富活动内容,带动广大青年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团衡水市委联合衡水市春晖义工协会,组织志愿者在电厂生活区发放防走失手环;承德医学院中医第一志愿服务队开展“青春作伴 爱满夕阳”主题活动,为高龄老人免费拍照;团涉县县委带领青年志愿者深入村民家中,排查线路老化等安全隐患,为独居老人讲解安全用气用电知识……

“青年充满朝气活力,他们开展志愿服务,成为老人的生活帮手,更缓解了老人的孤独感。”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参与“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对青年来说也是一堂生命教育课,与老人对话,倾听他们的生活智慧与人生故事,青年也在探寻生命价值、处理家庭关系、明确人生方向上受到启发。

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是全社会共同努力的方向。5月的集中服务日,全省各地已开展“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370余场,志愿服务时长超2.4万小时,参与志愿者8400余人次。

5月10日,团滦州市委组织志愿者到南新庄子村,帮助当地老人采摘、搬运红薯秧。 团滦州市委供图

了解需求

读懂老人的“小确幸”

因为生活背景、健康状况不同,老年群体的需求千差万别。把温暖送到老人的心坎上,助老服务需要更精准。

“我们通过社区走访、电话联络等方式,广泛收集老人需求,建立服务对象基础数据库,形成了志愿服务项目清单。”河北省青年志愿者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焦老年人最现实、最迫切、最关心的问题,各地团组织建立动态评估机制,不断开发优化服务项目,推动需求和服务有效对接。

春末夏初,正是红薯秧采摘的时节。团滦州市委通过走访了解到南新庄子村劳动力不足,便组织志愿者入村为老人提供帮助。

5月10日一早,在向老人了解采摘注意事项后,志愿者们分散到各个薯炕,剪苗、分株、扎捆、装箱,分头忙活起来。

“奶奶,天气越来越热,您多注意身体。”临近中午,志愿者们把一箱箱红薯秧送到老人家里,叮嘱他们有需要出力的,随时来电话。

推动志愿服务资源下沉,我省各地团组织积极动员属地机关、学校、企业、两新组织,组建社区青年志愿者队伍,到老年人身边去。

在石家庄桥西区,多个社区成立“爱心来敲门”志愿服务团队,他们开展老年大学课堂、组织义诊义剪、举办健康讲座、定期上门探访,常态化为高龄、独居老人提供生活服务。

“志愿者给我送饺子,陪我聊天,帮我收拾屋子,我觉得特别温暖。”卢义琴今年85岁,独自住在红河小区,“爱心来敲门”志愿者成为她熟悉的“贴心人”。

“根据社区老年人居住分散、需求不一等特点,我们还探索学校与社区对接、志愿服务队与社区对接等长效服务模式,就近就便为老人提供精准服务。”团石家庄市委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确保暖心服务落地有声,团省委还推动省市县乡四级联动,明确工作任务,每月对各地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问题,研究改进方向,及时指导各级团组织提升志愿服务效能,满足老人个性化需求。

专业守护

让温暖倍增

“大叔,来,看前方,眼睛是突然难受还是逐渐加重的?”5月17日,沧州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王晓阳来到运河区西屯村,为困难老人进行眼部检查,提供诊疗建议。

了解到“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志愿服务后,王晓阳欣然加入,成为一名志愿者。每年参与团沧州市运河区委组织的义诊活动10余次,王晓阳发挥自身特长,把优质医疗服务送上门。

除了开展陪伴照料、卫生清洁等志愿活动,各级团组织和青年志愿者协会整合人才资源,积极吸纳一批具有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的青年志愿者、爱心团队加入“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志愿服务项目。

河北省青年志愿者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建立了400余支心理抚慰、健康诊疗、养生保健、文体娱乐志愿服务队,医疗、消防、法律等领域近百名专家学者组成专家库,为老年人提供专业服务。

去年底,第七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在汕头落幕,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智暖夕阳”——老年智慧教育志愿服务项目,从全国50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斩获金奖。

“我们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收集到2890份有效调研样本,发现老年人普遍在网购、挂号就医、独立出行等方面存在障碍。”项目发起人、承德应用技术职业学院商贸管理系主任郭晓薇介绍,“智暖夕阳”小程序经过1个月的开发测试上线,免费为老年人提供智慧助老产品使用、就医指导、智慧出行、反诈防骗、认知训练等5项服务。

依托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日常志愿服务活动,近年来,河北挖掘出一个又一个优秀项目,打造出“石小青”“小青橙”“邢小牛”等一批青年志愿服务品牌。

集中志愿服务活动和日常志愿服务相结合,常规志愿服务和专业志愿服务统筹开展,我省持续推动“寸草心爱老敬老行动”项目向规范化、社会化、品牌化发展。

“我们会进一步扩大服务队伍,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能力,助力营造敬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尚。”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河北日报记者 孙青)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