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8%!深圳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位居全国前列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文灿
今年是《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五周年。9月4日上午,“分类齐参与·低碳新时尚”2025年深圳市《条例》五周年主会场活动在龙岗区儿童公园举行,活动现场同时启动深圳市迎“十五运会”城市环境面貌品质提升垃圾分类工作。记者获悉,目前,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过5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8%,位居全国前列。

此次活动全面回顾了深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五年来从“倡议”到“法治”、从“试点”到“全域”、从“政府推动”到“全民参与”的深刻变革,动员广大市民以绿色行动践行环保责任,为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筑牢生态底色。
近年来,深圳不断完善垃圾分类“深圳模式”,推动法规标准体系建设更加健全,全链条管理体系基本建成,宣教与基层治理不断创新,智慧监管与碳普惠等特色实践走在全国前列。
五年来,深圳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置量实现了“三增一减”,其中,可回收物回收量增长约40%,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量增长约180%,有害垃圾无害化处理量增长约15%,其他垃圾焚烧处理量明显减少。目前,深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超过50%,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7.8%,位居全国前列。

当前,深圳构建起全域覆盖的分类设施与管理体系,全市20831个集中分类投放点完成AI视频监控设备安装工作,覆盖率达100%,打造多元赋能的宣教体系,让绿色分类理念逐步融入市民日常生活。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条例》实施以来,龙岗区已实现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增幅183%、可回收物增幅541%,可回收物智能回收箱小区覆盖率65.69%,投放点“视频+AI”全覆盖,运输车辆全接入市级平台且新能源占比超90%,深入开展“蒲公英计划”品牌活动,打造“全链条”式分类体验活动,形成“上下联动、左右协同、齐抓共管”格局。

在活动现场,福田、宝安、龙岗三区分别围绕“智能回收”“社区治理”“志愿服务”三大主题,展示了各具特色的分类实践,从福田区全面构建科技赋能的智能回收体系,到宝安区深入基层的社区治理实践,再到龙岗区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力量,不同维度的分类实践都凝聚着城市推动绿色发展的坚定决心,为深圳垃圾分类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接下来,深圳将以《条例》五周年为新起点,做好迎“十五运会”城市环境面貌品质提升工作,带动更多居民养成分类投放的好习惯,以垃圾分类的“深圳实践”助力推动“无废全运”,让绿色基因根植市民心田,让低碳理念成为城市共识。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