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鲜”上市!壶关县这里的番茄红了
连日来,壶关县石堡寨村生态农业产业园区的大棚内,藤蔓间垂挂的番茄陆续成熟,农户们穿梭其间,忙着采摘这沉甸甸的“致富果”。
种植户张大姐在番茄藤蔓间忙碌着。她左手扶着番茄架,右手拿起一颗红透的番茄轻轻一转,果实便落入竹篮。不一会儿,采摘的番茄就将竹篮填满。张大姐笑着说:“以前在外地打工,一年到头攒不下几个钱,现在守着家门口的大棚,既能照顾老人孩子,还能挣上钱,日子踏实多了。”
在众多身影中,种植户平华卫格外显眼。他古铜色的脸上挂着细密汗珠,干劲却丝毫未减。早在园区建设初期,他就率先承包了9座大棚,年收入8万余元,日子越过越红火。“村里帮我们解决了资金、技术和销路,省心又放心。” 尝到甜头的他,今年将规模扩大一倍,“现在18个大棚,农忙时都得雇人帮忙。”正说着,他看向正在分拣番茄的村民:“大伙儿加把劲,这批货下午就要装车,卸完货就给大家结工钱!”村民听到后,手上的动作也加快了几分。
为了让番茄产业持续向好,村里专门邀请农业专家定期驻点指导,从育苗、施肥到病虫害防治,全程提供科学方案。村民们通过参加技术培训,都成了半个“土专家”,不少人还摸索出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等绿色种植技巧。据悉,石堡寨村现有210座大棚,均由本村村民承包,农忙时还能为周边村民提供不少就业岗位。村里与多家大型超市、农贸市场建立长期合作,确保番茄销路稳定,市场越拓越宽。这里的番茄凭借沙甜多汁的品质,不仅在本地供不应求,更远销周边省市。
“科学管理下,一个大棚产量能达2万斤左右,按现在的行情,收益很可观。我们村还建设了一条野菜饺子包子生产线,投资150余万元建设一个4000余平方米的特色农产品销售中心,在夯实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还规划了生态旅游观光项目,努力把村庄建成宜居、宜游、宜业、宜乐、宜养的和美乡村。”村党支部书记刘建平谈到番茄产量和村庄发展,满脸自豪。
眼下,红红的番茄挂满枝头,像一串串 “红玛瑙”,既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走向千家万户的餐桌。这实打实的丰收,正让石堡寨村乡村振兴的乐章在田间地头愈发嘹亮。
来源:上党晚报
编辑:贾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