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浪文章网 手机版
首页 > 实时讯息 >

美国失去AAA!穆迪下调评级,108年“信用神话”破灭

时间:

当地时间5月16日,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Moody's)在官网宣布,由于美国政府债务和利率支付比例增加,决定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终结了其自1917年以来对美国维持的最高评级。

至此,美国在三大评级机构中的最高信用评级已悉数失守。受此影响,当地时间5月19日,3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盘中突破5%。美国彭博新闻社当天评论,“卖出美国”再现。

守了108年的3A金身告破

作为三大评级机构中最“古老”的一个,自穆迪1917年首次发布信用评级以来,美国一直保持着其最高信用评级。没想到,闯过二战炮火、躲过金融危机……穆迪对美国的Aaa评级却“倒在”此时此刻,美国坚守了长达108年的3A金身在这一次彻底告破。

来源:穆迪公司

众所周知,穆迪是三家评级巨头中最后一家剥夺美国Aaa评级的机构,而标普早于2011年时就将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由“Aaa”降至“AA+”,当时还受到了美国财政部的严厉批评。而作为一家总部位于美国的公司,标普很明显将自己的利益看得更重。

惠誉则是在2023年8月时取消了美国的Aaa评级,该机构将原因归咎于“国会频繁发生的债务上限谈判僵局”。惠誉当时预计,美国财政状况将趋于恶化,联邦政府债务高居不下且不断攀升。

短短不到两年后,市场的担忧已然照进现实。近年来,美国每年的财政赤字接近2万亿美元,占GDP的比例超过6%。在当下全球关税战可能导致经济减速的背景下,美国增长走软可能会进一步推高联邦政府赤字,因为政府支出通常会在经济放缓时上升。

过去几年的高利率也显著增加了政府的偿债成本,而且美国政府过度举债,导致整体债务规模已超过经济总量。

目前,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其中约四分之一将在2025年陆续到期。为了“借新还旧”,美国政府将不得不发行更多国债,伴随美债收益率上行,这一模式正变得更加昂贵和脆弱。

穆迪在报告中警告,美国持续的大规模财政赤字将进一步推高政府债务和利息支出负担,财政状况很可能会恶化。

2024年,美国联邦财政赤字占GDP比例为6.4%。穆迪预测,这一比例将在2035年升至9%,与美国财长贝森特所期望的“赤字占比降至3%”目标背道而驰。

美国财政部大楼 来源:新华社

先前,美国财长贝森特也在国会承认,“美国正走在一条不可持续的道路上,债务数字确实令人担忧。”贝森特称,危机将导致“信贷全面消失,经济突然停滞”,他强调会“尽力防止这种情况发生”。

与此同时,耶鲁预算实验室估计,共和党起草的新税收法案将在未来十年内增加3.4万亿美元政府债务;若法案中原定逐步失效的临时条款全部延长至2035年,则可能造成高达5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务。

特朗普可能是第一个必须为此负责的总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国债的膨胀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预算鹰派一直在对美国的国债发出警告。

2003年,当美国国债规模还仅为7万亿美元时,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就警告称,赤字支出将导致失业率长期高企,并最早在2010年就会引发“潜在严重问题”。

然而,危机始终并未真正爆发。从20世纪80年代的里根政府到2020年代的拜登政府,历任总统都对激增的国债表示担忧,但却基本上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且一次又一次地“逃脱了惩罚”。尽管有许多警告,但美国失业率仍保持在低位,全球投资者帮助吞噬了前所未有的大量美债,美国经济仍然是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

而时至今日,随着美国国债达到耸人听闻的36万亿美元,“账单”似乎终于要到期了——击鼓传花之下,特朗普不幸继承了由其挥霍无度的前任们制造和融合的“债务炸弹”。这意味着,他可能不仅需要面对那些格林斯潘所描述的经济问题,甚至还将直面其他一些这位“最成功的美联储主席”都未能预见到的大麻烦。

特朗普依然可以把令人窒息的债务问题归咎于前几任总统(当然这其中也包括他自己的首任任期),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他未必有足够的魄力和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他显然不会是第一个抱怨这个问题的总统,但他可能是第一个必须为此负责的总统。

中国降至美债第三大持有国

美国财政部公布数据显示,截至3月,外国投资者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较2月增加了超过2330亿美元,同比增长近12%。

其中,日本继续保持美债最大持有国的地位,持有量为1.13万亿美元。英国则自2000年以来首次超过中国,成为第二大持有国,持有量为7790亿美元。而中国的持有量为7650亿美元,相较于2月的7843亿美元有所下降。尽管持仓金额的变动也和美债当月的平均估值相关,但各国之间的排位变化不难体现趋势。

早在4月“对等”关税宣布后,市场开始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美国关税政策的负面情绪,美股、美元、美债被抛售,美债拍卖一度出现低于预期的情况。但当时接受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认为,主权国家主动抛售的概率不大,更多是对冲基金的杠杆交易平仓。

华尔街 来源:央视新闻

4月,市场对美债的需求确实有所减弱。根据BNY的iFlow数据,4月11日当周的跨境国债流动几乎低于正常水平一个标准差,标志着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抛售。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趋势主要受到特朗普政府加征关税政策的影响,尤其是对中国商品的高额关税,引发了外国投资者对美国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此外,特朗普几度公开批评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这加剧了市场担忧,因为美联储的独立性是美元信用的关键支柱。

从表面看,这是一次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从更深层看,这是一场“信任赤字”危机的爆发,是市场对美国长期忽视金融风险、高额“举债治国”逻辑投不信任票。

相关学者表示,美国评级下调,不仅削弱市场对美债的信心,也可能冲击美元的货币地位。倘若美元信用受损,国际贸易与投资中的汇率波动和避险成本将随之上升,加剧全球金融体系的不确定性。

5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美国应当采取负责任的政策措施,维护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稳定,也保障投资者的利益。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财联社、第一财经等

(大众新闻编辑 于春晖 整合 策划 李萌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