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7点到晚上7点,世界级教育家来杭州,75岁的他是这样听课的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朱丽珍
4月21日,杭州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迎来了一位重磅级人物——来自日本的佐藤学教授。作为世界级的教育家、学者,他曾受邀在人民大会堂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题演讲,他提出的学习共同体理念,影响了整个亚洲乃至世界基础教育界,如今,他还是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客座教授。
佐藤学教授已经75岁高龄,头发半白,面对钻研一生的教育事业却精力满满。
在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走访的这一天,他的行程从早上7点持续到晚上7点。在一个个教室里,他认真地走班巡课,用身体去感受学习;他还花了整整一个半小时,跟800多位老师共同探讨一个话题:如何开展小组学习。
该如何做好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这位日本教育家的身上,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佐藤学教授走进杭州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课堂
四人为一组男女搭配
他对教室布局提出要求
上午10点,杭州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402班,数学老师金鹏正在给同学上一堂数学课。走入课堂,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教室的布局一改往常。
同学们的课桌,以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重新组合,有课桌面对着讲台,有课桌侧对着讲台,整体布局呈现一个“凹”字形状。上课时,同学统一面向讲台,金老师可以沿着“凹”字形的过道,走到每一位同学身边,观察每个人的情况。
划分的四人小组,也有特别的考虑,组员有男有女,课堂中设置了很多小组讨论环节,需要大家一起合作、探讨来完成、展示。
每个小组边上,还坐着由老师们组成的观察团,拿着本子不断记录同学在课堂中的表现。

观察员记录小组讨论情况
这些要求,都是佐藤学教授针对学习共同体改革提出的,为的是解决传统课堂“满堂灌”的问题,从而实现基于协同学习的课堂改革。
教室的信息栏上贴着五句话,也总结了学习共同体课堂的特点:身体转向发言人,耐心倾听不打断,竖起拇指表赞同,及时记录新想法,认真思考敢质疑。
金老师的这堂课,重点解决鸡兔同笼问题。
作为经典的数学题,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可以用不同方法来给出答案。比如幼儿园阶段,可以通过画图来理解;六年级可以使用一元一次方程;初中可以用到二元一次方程;而当天的这个四年级课堂,用到的则是假设法。
课上,金老师给出了很多小组讨论时间,同学们围绕问题,梳理解题思路。在小组展示环节,同学踊跃举手,有的分享本组的创新解题法,还有的能不断提出质疑。
这一幕幕,都被佐藤学教授看在眼里,时不时拿出本子认真记录。

佐藤学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
走入教室那一刻就开始感受
用一个半小时探讨如何开展小组学习
作为影响世界的教育家,佐藤学教授真正做到了理论和实践共生。过去40年间,他每周坚持走访学校,推进学校的改革。
来到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的课堂上,佐藤学教授一会观察同学们的反映,一会又埋头记录,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内容。他在观察什么?
当潮新闻·钱江晚报记者把这个问题抛向佐藤学教授时,他笑称,很多人都问到了这个问题。
“其实我很难用语言,或者清晰的具有逻辑性的表达,来概括我具体观察了什么。”佐藤学教授说,从走入教室的那一刻开始,他就会用自己的身体先来感受学习的氛围、空间中所有的信息,“总结来说,通过直观的感受,先来感受学习。”
他最关心学生的学习,在哪里发生?在哪里遇到阻碍?在哪里又有新的学习可能性?
“作为教师,我们常常使用的语言是‘大家’‘学生’,是比较模糊的统称,但教室里是鲜活的每一名学生,所以要观察每一个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伴随着课堂推进,佐藤学教授也关注时间的分配,教师在做什么?一些学习能力较弱的孩子,如何让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当中,“我列举的这些可能只是观察记录的二三成,其他七八成没有办法总结成语言,而是一种感受。”

分小组展示
在走班巡课之余,当天下午,佐藤学教授还花了一个半小时,与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的800多名老师,一起探讨如何开展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听起来并不像一个新话题,值得讨论吗?
在佐藤学教授来访之前,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的校长、老师们就研读了他的著作——《学校改革学习共同体的构想与实践》。这本书很薄,包括参考文献在内,只有75页,却是佐藤学教授研究的精华浓缩。著作中有近20页内容,都在探讨基于协同学习的课堂改革,包括怎么排座位、如何组成小组、教师何时介入、小组学习的成效等问题,既细致又具有实操性。
这也是这位教育家一直推崇的观点:让每一位学生都真正参与到学习当中。

学习共同体课堂的要求
打造学习共同体改革的中国领航校
育才已经在行动
其实在教室布局的形式变化之外,学校的很多做法,早就与佐藤学教授提出的学习共同体理念不谋而合。
锦绣育才附属学校开设儿童哲学课、数学pai对日,看似“无用”的课堂、活动,实则让学生产生建构、交互,从而实现创造;集团今年好课的新要求,是打造“没大没小”“无法无天”“眼高手低”“不中不西”“莫名其妙”的课堂,让学生动起来,促进思维的主动跨越与进阶,上出精彩,上出味道,这也得到过佐藤学教授的点赞,符合他提倡的以活动性、协同性、反思性学习为中心组织学习活动。
在佐藤学教授与锦绣育才老师们的交流中,也提到了学习共同体改革的背景:当年他读高中时,日本农民的比例高达60%,而当今农民的比例只有2%,越来越少的人在从事简单劳动。
“首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简单劳动者?作为一所不断逼自己进步的学校,我们的培养目标更不应该是简单劳动者。”集团总校长郜晏中听完佐藤学教授的分享后深有感触,在他看来,教育改革的一大原因是育人目标发生了改变,“不要小看简单的小组学习,一个人的思考是解决不了复杂问题的,而是一定要多人建构交互的学习。”
打造学习共同体改革的中国领航校,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有许多先天优势:小班化教学,生源的整体优势,老师单人单班教学,直升育才中学等等,非常有利于开展小组学习。巡课后,佐藤学教授也提出了他的建议:作为一所民办学校,学生个性强,喜欢表达自我,探究改革要从竞争文化向协同文化转型。
学校也将改革推上了日程。
今年5月份,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将推出家长“概念课”,从原先邀请家长一起听,到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让家长体验一节学习共同体改革课堂,参与到学习共同体的改革中来。
此次来访,佐藤学教授也点赞了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的团队,校长团队让他看到了学校推进改革是有愿景的,优秀教师团队的助力,让学校孕育着非常多的、可以进一步深挖和开发的可能性和潜力。“相信通过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的尝试和探索,会给省内其他学校带来新的视角。”

佐藤学教授与育才集团800多名老师合影
在讲座结束后,佐藤学教授还与锦绣育才教育集团的800多位老师合影留念,这张超大的合照,也将见证一次教育实践的新探索。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