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亚运故事 | 一日亚运人 终生亚运情
潮新闻客户端 赵欣浩
时光流转,记忆永恒。两年前的杭州亚运会,是运动健儿展示实力的舞台,也是你我心中一段难以磨灭的回忆。杭州亚运会两周年到来之际,我们请你一起打开记忆的盒子,重温亚运。
杭州亚运品牌促进会和潮新闻联合推出“迎亚运两周年・我的亚运故事”征文活动,诚邀广大网友分享自己的亚运故事,无论你是当时亲临现场感受热烈氛围的观众,或是参与赛事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还是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志愿者……欢迎你来分享你的独特亚运记忆。
2022年2月,根据市委和组织安排,一直在区县市工作且刚刚转岗到市级机关重要岗位的我,有幸兼任杭州亚运会信息技术和广播电视部副部长这一重要职务,对我而言是一次极其宝贵且充满挑战的经历。这段兼职经历犹如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戏,每一个场景、每一个角色、每一次出征都深刻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让我收获了无尽的成长和感悟。

一、团队协作的力量超乎想象
在筹备和举办亚运会这样大型的国际体育赛事过程中,信息技术部门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使命,关乎智能亚运的成败,各级领导和组委会都高度重视和悉心指导,而作为其中的一员并负责场馆信息技术、团队建设管理等工作,我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部门团队协作的巨大威力。来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拥有各异专业技能的人才汇聚一堂,有网络工程师、软件开发者、系统架构师、数据分析师等等。他们就像拼图的各个碎片,看似独立却又紧密相连,只有当大家齐心协力时,才能构成一幅完整而精美的画面——即稳定高效的赛事信息系统。
记得在开幕式前夕的关键调试阶段,时间紧迫且任务繁重。各个小组之间需要无缝对接,从硬件设备的安装调试到软件系统的优化更新,再到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协调,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影响整体进度。在组委会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正是凭借着信息技术部团队成员们高度的责任感和默契配合,我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有人熬夜坚守岗位监控网络运行状态,有人争分夺秒修改代码修复漏洞,还有人穿梭于各个场馆之间确保数据传输畅通无阻。
那一刻,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当一群人为了共同的目标团结一心时,所能爆发出的能量是无穷的。这种跨领域、跨专业的深度合作不仅让我们高效地完成了工作任务,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倾听他人意见、发挥每个人的优势,从而打造一支更具战斗力的团队。

二、压力之下的成长与蜕变
在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兼任亚组委信息技术部副部长,意味着要面对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既来自于上级领导的期望,也源于对赛事成功举办所肩负的责任。从项目规划初期开始,就需要制定详细的时间表、明确各阶段的目标任务,并时刻关注进展情况以确保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突发状况,如技术难题无法及时解决、设备故障频繁出现、需求变更导致工作量激增等。这些情况也常常让我感到焦虑不安,担心自己的决策是否正确,能否带领团队顺利度过难关。但是,也正是这些压力促使我不断挖掘自身的潜力,实现自我超越。我开始学会更加冷静地分析问题,不再被情绪左右;尝试从多个角度思考解决方案,权衡利弊后做出最优选择;同时注重培养自己的应变能力,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调整策略。例如,在一次重要的模拟演练中,我们发现主会场的部分无线信号覆盖存在盲区,这将严重影响观众的体验和赛事直播效果。当时距离正式比赛已经很近了,重新布线显然来不及。经过反复讨论和技术论证,我们决定采用临时增加信号增强器的方案,并组织技术人员加班加点进行部署调试。最终,成功解决了这一问题,保证了演练的顺利进行。通过这次经历,我深刻认识到压力并非完全是坏事,它可以成为推动个人成长的强大动力,只要敢于直面挑战,就能在困境中找到突破的机会。
三、技术创新驱动赛事体验升级
杭州亚运会作为一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综合性运动会,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不仅体现在基础的网络建设和数据处理方面,更在于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运动员、裁判员、观众以及工作人员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个性化的服务。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积极探索和应用了许多前沿的技术理念和创新方案。比如,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赛程安排和裁判辅助系统,大大提高了竞赛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运用大数据分析对观众的行为偏好进行预测,以便更好地优化座位分配和服务资源配置;借助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打造沉浸式观赛体验,让远在他乡的粉丝也能仿佛置身于杭州现场一般感受比赛的魅力。
每一次技术的突破和应用都给赛事带来了新的活力和亮点,也让我对科技改变生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为信息技术部的分管负责人之一,我有幸参与到这些创新实践当中,见证了科技与体育深度融合所产生的奇妙化学反应。这使我意识到,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勇于尝试新技术、新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我们的核心竞争力,为未来的大型活动提供更优质的技术支持。
四、细节决定成败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句话在大型活动的组织筹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信息技术领域尤其如此,一个小小的疏忽可能导致整个系统的崩溃或数据的丢失,进而影响到赛事的正常进行。因此,在整个工作过程中,我们对细节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无论是服务器的配置参数设置、网络安全策略的实施,还是用户界面的设计优化,每一个环节都不容马虎。就拿运动员报名系统的开发来说吧,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表单填写功能,但实际上涉及到大量的逻辑判断和数据验证规则。如果在某个字段的长度限制或者格式校验上出现错误,就可能导致部分运动员无法正常提交报名信息,从而引发连锁反应。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和团队成员一起对每一个输入项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测试,确保其符合国际奥委会、亚奥理事会的规定以及实际业务需求。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备份恢复机制和应急响应预案,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正是由于对这些细节的严格把控,使得整个报名过程顺利进行,没有出现任何差错。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只有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极致,才能真正保证大事不糊涂,成就一场完美的赛事。
五、沟通协调是润滑剂
在一个庞大的项目中,涉及众多的利益相关方,包括主办方、赞助商、合作伙伴、媒体以及参赛队伍等。作为信息技术部的副部长,我需要扮演好沟通桥梁的角色,协调各方资源,确保信息的顺畅传递和工作的协同推进。有时候,不同的部门之间可能会因为目标不一致或者认知差异而产生矛盾冲突,这就需要及时地进行沟通调解,寻求共识。例如,在与市场推广部门的合作中,他们希望在官方网站上增加一些动态特效来吸引眼球,但这可能会对网站的加载速度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用户体验。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没有简单地拒绝他们的要求,而是组织双方坐下来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一方面向市场部解释了技术方面的限制和潜在风险,另一方面也听取了他们的创意想法,并提出了一些折中的建议,如采用轻量化的动画效果或者分时段展示等方式。通过充分的沟通交流,最终达成了双方都能接受的结果。这个过程让我认识到,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它能够帮助我们消除误解、化解矛盾,使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同时,也让我们学会了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更好地理解他人的需求和立场。
六、文化交融带来的启示
杭州亚运会吸引了亚洲各地的运动员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参与和观看比赛,这是一个多元文化交流碰撞的平台。在与国际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文化差异以及由此带来的独特魅力。这种文化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我的视野,也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许多启发。在信息系统的设计上,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多语言支持的需求,力求让每一位使用者都能方便地获取所需信息。此外,还在界面风格、色彩搭配等方面融入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元素,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杭州故事的魅力。而在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人员交流合作时,我也学到了很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理念。他们对待工作的严谨态度、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方式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跨文化的互动让我明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积极吸收借鉴他人的长处,同时也要自信地传播本国的优秀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在国际舞台上赢得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回顾这段兼任杭州亚运会信息技术和广播电视部副部长的经历,我心中充满了感激、感恩之情。感谢市委、组委会给予我这个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组委会领导的一直鼓励和信任,让我能够在这样一个高水平的平台上锻炼自己;感谢我的团队成员和小伙伴们的辛勤付出和支持配合,是团队的合作、大家共同的努力才使得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还要感谢所有关心和支持我们信息技术部的人,是你们的信任和鼓励给了我们前进的动力。这次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它将激励我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拼搏,不断追求卓越。
一日亚运人,终生亚运情。
本次征文要求字数在500-2000字之间,征文时间截止9月14日,目前正在火热进行中。可以将你的作品发布在潮新闻客户端“潮圈”下的“潮动体育圈”,并带上话题#迎亚运两周年我的亚运故事#或者发送到邮箱879455598@qq.com。
我们将根据投稿内容,选出19个优秀作者,送出杭州亚运绝版周边产品,作为对您参与本次活动的感谢。
“转载请注明出处”